4)第二百三十一章 朕为始皇帝_秦帝子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公子和丞相王绾都得罪了。

  而且丞相王绾这一提议也有自己的用意,那便是逼迫秦王在此时立储。

  毕竟国无储不宁,将子弟封王的话就必然会分出主次,至少自己的继承人必须留在咸阳,不能去边陲称王。

  而如今公子将闾自杀,天下初定扶苏过于仁善难以掌控全局,最有希望成为继承人的便是他的徒弟公子光了。

  只要在这朝堂上把公子光的继承人身份定下,那便是成功了一半。

  然而此时一阵不合时宜的声音却在王绾的身后响起: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时日一久后人疏远,相攻击有如仇寇,诸侯之间更是相互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如此足以。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说话的是廷尉李斯,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反对设立诸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李斯说完,虽说反对的是丞相王绾的意见,然而朝中众臣却纷纷看向了子婴所立的方向。

  毕竟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不封诸侯,然而子婴确算是如今天下唯一一个仍然拥有封地的“诸侯”。

  就连丞相王绾也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李斯。

  你招惹谁不好,偏偏去招惹长安君,别人不知道他王绾哪不知道子婴的巨大能量,和在秦王心中的地位,若是李斯仅仅反对现在封王那还好说,直接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那不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如今仅有的封君子婴。

  若是子婴明确反对,至少军方的一众大佬都会随着子婴的意见。

  没等秦王开口询问,王绾便开口询问道:“不知长安君殿下以为何如?”

  这一会王绾直接把问题抛给了子婴,这一会不止一众朝臣,就连李斯同赵政都把视线聚焦到了子婴的身上。

  提议实行郡县制的李斯,这一会心中是懊恼无比,虽然郡县制在他看来利在千秋,然而此时实在不是个好时机。

  平日里子婴从来不参加朝会,方才王绾一提,他便蹦出来反驳了,说完话才意识到当今唯一的“诸侯”子婴就在朝堂上站着,这不当着面找人家麻烦吗。

  若是平日里子婴不在时提出这一论断,说不定还有一线希望,然而有子婴在恐怕这一次难以成功了。

  而且让长安君对这一点有了防备,日后推行定然也是困难重重。

  “臣以为廷尉所言极是,推行郡县制实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臣请献出饶阳封地,改为郡县!”

  子婴没有多少迟疑的恭敬说道。

  子婴话一说完,整个朝堂都仿佛不可置信一般盯着子婴,就连始皇帝本人也是用诧异的眼光向子婴看去。

  众人本以为子婴定然会是郡县制的坚定反对者,然而这个唯一的封君诸侯竟然支持郡县制的铺开,并提议削掉自己的封地。

  封子嗣为王,在几千的历史上早已经证明这实在是一招败笔,不但很难起到为国之屏障的作用,而且手握重兵的王爷们很容易就会成为祸乱的根源。

  汉初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都是源于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

  作为后世之人,来到这个朝代子婴想的只是怎么才能让大秦传承下去,些许个人得失怎么能同国事相提并论。

  ps:七月新番大神的新书《战国明月》已开书,欢迎大家前去支持!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