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五章 九州鼎_黄河异事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拥有九足九耳。

  九足九耳的青铜大鼎,别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就从我已知的古代文献来说,也从来没有关于这种青铜大鼎的记载。说不准这口九足九耳的青铜大鼎,放眼全国,可能也仅此一口。

  这口九足大鼎是什么朝代建造的?

  为什么要把鼎建造成这个模样呢?

  我的考古好奇心又被激发出来,一时间竟然忘记了四周都是黑压压的蛇潮,全心思地扑在这口奇特的九足大鼎上面,仔细地琢磨起来。

  凑近了以后我才发现,在这口大鼎上面,鼎身有很多奇怪的图案,有名山大川,也有叫不出名字的珍奇鸟兽,还有密密麻麻的甲骨文。古人经常会在鼎上刻写铭文用来祭祀,以前我们出土的一些鼎上也有文字,内容大多是祭祀祈福之类的。

  可惜我不认识甲骨文,所以我无法知晓鼎身上面记叙的到底是什么内容。

  我伸手轻轻抚摸泛着幽光的青铜大鼎,一颗心也仿佛跟着飘回那数千年前的峥嵘岁月。

  然后,我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小心肝也扑通扑通狂跳不止。

  我双眼直勾勾地看着青铜大鼎,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九州鼎?!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九州鼎?!”

  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

  后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

  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

  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而“定鼎”,则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

  考古界关于九州鼎一直没有确切的定论,因为迄今为止,考古学家们也只能在历史文献中找到九州鼎的影子,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九州鼎。

  《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这里的三国指的是夏、商、周)

  学术界关于九州鼎的看法也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九州鼎共有九口大鼎,而另一派则认为九州鼎很有可能是一口九足大鼎,象征王权的高度集中。

  而此时此刻,我面前的这口九足大鼎,不是跟传闻中的九州鼎极为相似吗?

  鼎有九足,跟考古专家得出的结论一致,且鼎身上刻着珍奇异兽、山川名迹,跟历史文献中记叙的九州鼎也完全一致。

  我激动地嗓子都快冒烟了,对于考古界的人来说,要是此生能够发掘出九州鼎,那必将名垂青史。虽然我现在不是考古界的人,但是我的心依然在考古界。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