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三章 力挽颓势_三国之重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双方甲士冲杀在一起,魏延所部新军,从厮杀的悍勇程度和作战经验上面,和庐江上甲比起来自然是要差上许多,毕竟对方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但是新军之所以称之为新军,也是有着它独道的一面,刘琮推出的新式练兵法乃是速成的模式,为的就是提升将士们令行禁止和协同配合能力。

  冰冷的枪矛混杂着热血,在战场之上随意挥洒,魏延自然是不愿意落于人后,虽然他声名不显,但是自幼便是立下了雄心壮志,总归要打拼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

  难不成这一辈子就成为陇亩里的农夫,一个乡人亭长便可上门刁难,自己还要卑躬屈膝?男儿功名事业,自当马上去取。

  魏延跟随甲士,挥舞着长刀,转瞬之间便是砍翻了两人,陈武见状立刻冲上前来,两人厮杀之间,都是各自角力。

  这等较量,比得的谁人更猛,哪个更凶,各自麾下甲士都是保护好他们的侧翼,并且进行着各自的厮杀,形成了兵对兵,将对将局面。

  两人都是不甘人后,片刻之间就碰了几手,这一试探下来发现,须臾之间都是解决不了对方,便是各自撤开兵器,不会再刻意的去寻对方的晦气。

  两边的武将,都要以最大的能力去配合自己身边的儿郎,绝不是一味的逞强,如此就达不到效果,至于厮杀之间,谁能够抓住对方己身的弱点或者是厮杀之间,身边的甲士遮护不住,爆发出突然的一击那边是最好的局面。

  斗将这种形式的拼杀,是很少很少的,因为一军之主,是不可能置自己性命于不顾的,因为他们的麾下还有将士,一旦身死,那么就败局已定。

  而真正两军主将交手,一般都是混战之中,杀到了一方的面前,或者说在野外大规模会战当中,突进了对方的中军,斩将夺旗。

  这两种情况算是必将常见的,演义里面双方摆下几千上万人,然后主将打得热火朝天,下面的士卒专门挣吆喝,死了主将的一边就做鸟兽散,这种情况怎么看怎么不合理,这不科学啊……

  这种情况,兵力充足的一方,感觉有些……缺心眼!

  庐江兵本来就有数万,但是上甲却只有三千不到的数量,此次出征,陈武带了一千多人,这种狭窄地形的冲击也不可能振臂一呼,就一拥而上。

  上甲之士,也是夹杂着其他部的兵马在协同进攻,蚁附攀登的那部分江东兵马就不是庐江上甲一部,说得直白一些,这些兵马就是在配合庐江上甲。

  为他们吸引,牵制,真真正正一锤定音的,还是陈武这支兵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每个人都是士气高涨,大呼酣战。

  可以说,这种兵马,如果是在大规模的野战对峙当中,发挥不出太大的作用,也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奇效,但整体上来说,对于战局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