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野餐和佩奇_疯批太子请自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一块五花肉。

  红袖接过篮子,看清里面的五花肉后眉头一蹙。

  “这,这本来是我们留着要做熏肉的。”女人一见红袖皱眉,就一脸惶恐地解释。

  猪肉腥臊,一般大户人家都是不吃的,只有穷人家为了吃口肉,才会吃。

  红袖明白他们这是想把好东西进献给小姐,也没有开口责怪。

  “多谢姐姐了,你去忙吧。”

  “是。”女人得了准话就忙离开了,走出了十几步,她吐了一口气,吓死了,不愧是丞相府的大小姐,身边的丫鬟都长得这么好看,这么有气势。

  自己在她跟前大气都不敢喘。

  云绾绾坐在毯子上,抱着二丫逗弄着,红袖拿着食材走过去,“小姐,这都是你要的东西。”

  云绾绾偏头看了一眼,东西种类不多,荠菜、茭白,茄子,小葱和一块五花肉。

  看见五花肉的云绾绾眼睛一亮,红袖自然看见了,小姐从没看过吃过猪肉,想来是不懂猪肉的味道并不好。

  红袖解释说,“小姐,这猪肉吃不得?”

  云绾绾眉头一皱,“为什么?”

  那可是可爱的小猪佩奇,粉粉嫩嫩,香喷喷的。

  “小姐,这猪肉不好吃,有腥臊味。”红柚皱着眉附和着说。

  “腥臊味?”云绾绾脑子里闪过一道光,应该是现在的人还没有掌握阉割猪的方法吧。

  饲养猪需要阉割在现代生猪饲养中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因为对猪进行阉割有很多好处。

  这是她从哪里看到她已经忘了,只记得当时自己还感叹过,这一刀下去,造福了多少人啊。

  古代早期没有阉割小猪的技术,也不懂阉割,没有经过阉割的猪肉腥臊味有些重,而牛羊肉没有类似情况。

  据史料记载,直到北宋时期,猪肉还不被士大夫、富绅等人接受,仅仅是贫困百姓用于改善生活的副食品。

  从大学士苏东坡研究东坡肉就可以看出,较为贫困的才食用猪肉。

  因为苏轼虽满腹经纶,但郁郁不得志,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生活穷困潦倒,据说苏东坡生活清贫,吃不起羊肉,就只能吃猪肉,这才研究出了东坡肉。

  不过那位苏大诗人也是真的爱吃猪肉,还曾特意著诗赞扬猪肉:

  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盌,饱得自家君莫管。

  还有他留下的短歌:“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它自美…

  不过猪肉后来能登上千家万户的餐桌也确实离不开苏轼。

  在华国古代的历史中,是从明朝开始才开始盛行猪肉的。

  苏东坡是北宋人,虽说他的官位不高,还经常贬谪,但他的名气在当时还是很大的,他晚年曾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虽政治上抑郁不得志,但他没到一个地方,必然是倾尽心力为当地的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东坡肉问世,也兴起了一段吃猪肉的热潮,自此之后大家也慢慢的开始研究和食用猪肉。

  到了明朝,猪肉更为盛行,原因有两个。

  ------题外话------

  《食猪肉诗》苏东坡

  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盌,饱得自家君莫管。

  。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