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8章 别易难1_我的长孙皇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到承乾的书信,知道父皇生病了,于是我们取消了要在太原生下孩子的计划,匆匆踏上了回长安的路。

  贞观九年,上元日。

  长安,大安宫。

  父皇终究是上了年纪的人,一点小小的风疾便差点要了他的命。但好在孙思邈最懂他的身子,将父皇抢救了回来。

  父皇虽无性命之忧,但因了这场病,身子骨明显不比以往。精、气、神也不比以往了。

  因了四方诸侯来贺岁,再加上我在外两年未归,是以我将所有来贺岁的诸侯、君长、可汗等人都接到大安宫热闹热闹。一来庆祝父皇身体痊愈,二来也为大安宫增加点子人气。

  歌舞升平。玩得尽兴,颉利亲自仗剑起舞,南蛮酋长本就喜欢中原文化且对中原的诗赋颇有心得,他看得高兴处居然当场咏诗一首,更是将欢迎四方诸侯国的御宴推向了狂欢。

  “二郎,去岁秋,你命乾儿将举国三百九十人死刑犯都放回去参与各家的农活生产。可是,你怎么就那般保证他们不会逃跑呢?”

  是啊,去岁秋,游玩在外的我见各地缺少干活的农夫便想到关押在狱中的一批死刑犯,于是传信乾儿要他放这些犯人各回各家帮忙干农活,农活干完后命他们自动回狱……

  其实,这步棋也很险,那些死刑犯都是命案在身的人,如果有一人不自动回狱后果尚可应付,如果那三百九十人都不回狱且结成联盟的话,那个后果便有些可怕了。

  但,农活不等人啊!而且,我就是那般笃定,笃定那些死刑犯会自行回归牢狱。而事实证明那些死刑犯在帮各自家中收割完粮食后,三百九十人全部自觉的回到了牢狱,一个也不少。念及此,看着父皇好奇的目光,我说道:“将心比心吧。如果是儿子,在临死前能够帮家里做一次活,肯定会有颇多的感慨。感慨自己不堪的过去,感慨自己年迈的父母明岁再怎么办?想必便会深深痛悔自己的过去,然后期望如果能够重新来过,必不走原来的路。”

  “听闻,昨日,那最后一个死刑犯也回来了?”

  “是的。”

  “你再打算如何?”

  “放了他们。”

  “放。”

  “儒家强调‘明德慎罚、惟刑之恤’,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所以,儿子认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能靠严刑峻法,而在于行仁由义。光凭律法来规范天下人并期望天下人都做一个规矩的人是不可能的。而这些曾经触犯过律法的人,他们诚诚恳恳的回家帮着自家做农活,又规规矩矩的回牢狱接受自己应得的惩罚,说明他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都有悔改之心。那么,何不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呢?‘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更何况还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儿子相信在死前走过一遭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