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0章 《粮食战争》出版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吧!最后还不用为销路发愁,他们生产出来多少原奶,只要合格,完达山就会收多少,而且不存在押着钱不给的现象,把养殖场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完达山既然已经出招,光明、YL等企业肯定也得跟上,于是很快便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搞集约化养殖场的风潮,YL资金实力雄厚,他们的动作之大仅次于完达山,光明这时候又拉胯了,大股东依旧不舍得花钱搞奶源建设,气得王佳芬又跟他们拍了桌子。

  大股东也生气啊,现在光明最重要的是赶紧解决跟法国达能的股权之争,你为什么就一直给我们添乱呢?于是他们忘记了王佳芬过去为光明崛起所做的贡献,开始考虑要不要给光明换个掌门人了。

  李耒得知消息后,也趁机推了一把,加强了在酸奶领域的竞争,试图以此让光明和达能的裂痕扩大。

  光明和达能的合作已经有十年时间了,1992年的时候,达能便进入上海开始和光明合作,之后光明全面接手了达能的酸奶业务,达能也借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酸奶卖遍了华南、华东,借助光明的帮助,达能摆脱了在中国市场连续九年的亏损,第一次实现了盈利。

  但是在此期间,双方也产生了诸多矛盾,比如双方合资的鲜奶厂建成后,达能却把约定好的鲜奶设备换成了常温奶设备,导致光明销量大跌;其后达能和光明又因为酸奶的定价问题、酸奶厂的管理权问题产生了多次分歧。

  王佳芬在这时候做出了和达能分道扬镳的决定,但是此时正逢光明筹备上市的关键时期,要上市就得有小股东、就得有有经验的人帮助,这时候达能便以此为借口说服了大股东,他们不仅没有被赶走,还成了光明的小股东。

  原本这两家企业的合作还能持续几年时间,但是因为完达山的突然崛起,尤其是完达山也在酸奶业务投入了大量资源,威胁到了光明酸奶领域第一的地位,于是达能和光明的矛盾愈发突出。

  达能的负责人觉得自己是国际巨头,所以态度很强势,认为达能有先进的经验和管理制度,酸奶业务得听自己的;而王佳芬的态度同样强势,你们是跨国企业确实不假,但你们的人光做PPT就能拿高薪,缺乏对国内市场的尊重和了解,把业务交给你们管理,肯定会搞得一团糟。

  双方争执不下,关系几近破裂,最终两败俱伤,达能中止了和光明和合作,把手上的股份全部转让,而王佳芬在达能离开后也很快辞去了总经理和董事长的职位,离开了光明。

  李耒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飞去上海和王佳芬见面,然后谈起了光明新掌门人上任后的种种举措,“把你的矩阵管理结构改成条线式管理结构确实有一定进步之处,起码地方上自主权变大了,可以根据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