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1章 初见成效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完成之后;李董就问我们,有没有兴趣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我当时很好奇,觉得大学和民营企业似乎没啥合作的机会!没想到李董一上来就把我给震住了,他说愿意捐助我和其它教授的研究!惠农公司出研究经费,我们出人手,到时候做出来成果,荣誉归我们,专利归惠农。”姣

  “我还给李董解释了,说搞研究很花钱,那知道李董马上就问我,一百万够不够?只要项目合适,他马上就可以把一百万送过来!我但是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这可是十年前的一百万啊!”

  “汤教授,别说您了,我听着都觉得不可思议!要是没记错的话,82年的时候,国家给对中央各部门所属八十八所重点高等学校增拨科研经费二千万元,是八十八所高校加起来两千万,分到每个学校头上也就几十万,李董给您一个系就一百万?”一位教育部门出身的领导惊讶地问道。

  听起来很可怜吧?然而这就是八十年代高校研究机构的真实状况,当时百废俱兴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而国家财政收入又只有那么多,就连这两千万也是从指头缝里抠出来的,就连当时负责管理教育领域的政务院副总也在批示中专门做了解释,“教育部可能感到少了一点,但今年财政仍不宽裕,总是开始有了一些,以后有可能,逐年考虑增加。”

  “没错,就是一百万!当然不是一次性给的,而是根据研究进度拨付!我们当时听了也不敢相信,直到李董拿来了银行的存款证明,我们才知道自己是遇到了财神爷!当时系里就乐疯了!我反应过来第一件事就是封锁消息,千万不敢让其它人知道了,要不然不光我们中原大学其它院系,恐怕整个中原省的大学都要找上门来抢这笔经费,搞不好外省的也会过来!”回想起当年的事情,汤立强嘴角忍不住浮现出一丝微笑。

  “我当年听到了也得去抢!怪不得中原省化工系这些年进步迅速、成果频出,原来是有李董帮忙提供经费啊!从这些再加上今天成立的钾肥厂来看,这笔钱绝对没有白花!”依旧是教育部门出身的那位领导说话,他当年正好在某高校担任领导,同样为经费的问题头疼不已。

  “嗯,当年的一百万,现在产生了价值千万的效益,今后还会增加到一亿、十亿!这就是希贤同志所说的‘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啊!’”省府一把手理论水平很高,马上就把他们所说拔高到理论层次。

  “李董出手大方,但是要求也高,第一次我们报了好多个项目过去,李董全都给打了回来,说这些项目太过落后缺乏研究的价值!然后又给我们提供了国际化工前沿资料,帮我们圈定了一些方向,让我们从这里面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研究!”汤立强继续说道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