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7章 缓释肥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演讲的时间持续不长,只有四十五分钟,接下来是提问和自由交流时间,来自各个政府机构、农业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代表纷纷举手提问。

  李未也逮住机会为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请问缓释肥技术的发展是否有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

  缓释肥是一种特殊的肥料,普通肥料诸如现在老百姓用的尿素、钾肥等等,施肥过后马上见效,但维持的时间比较短,对肥料中的有效成分利用地不够,甚至还会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对地力损耗较大。

  为了解决肥料养分释放速率与植物养分吸收速率不吻合的问题,20世纪初提出了缓释肥料的概念;这种肥料中含有养分的化合物在土壤中释放速度缓慢或者养分释放速度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以供作物持续吸收利用。

  如此以来便可以提高肥料中有效元素的利用率、降低对土壤的污染、延长肥料作用时间、降低农民施肥频次。

  具体方法为改变肥料的化学成分或表面包涂半透水性或不透水性物质,而使其中有效养分慢慢释放,保持肥效较长的氮肥。

  缓释氮肥的最重要特性是可以控制其释放速度,在施入土壤以后逐渐分解,逐渐为作物吸收利用,使肥料中养分能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中各个生长阶段的不同需要,一次施用后,肥效可维持数月至一年以上。

  这项技术思路提出来的很早,但是一直到1948年美国的K.G.C1art等人才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缓释缩合肥料尿素一甲醛;1955年,微溶性脲醛化合物(UF)商品化合成,缓释肥料才真正意义上用于农业生产。

  1961年,美国研制出硫包膜尿素,随后缓释肥的研发取得了巨大进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尿素一甲醛缩合物的生产及其应用方面;石蜡、松香等作为包裹膜方面;缩二脲的应用和危害等等。

  80年代是缓控释氮肥研发突飞勐进的年代,缓控释氮肥开始走多元化道路,其研究方向也随之扩大,我国此时也启动了缓释肥的研发工作,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和国外的差距还比较大。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都知道肥料对农业增产的作用有多大!”演讲者很喜欢这个问题,这里可不是什么环保会议,大家对肥料都很重视。

  “但是从目前来看,缓释肥对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作用还比较有限,原因很简单——成本!缓释肥肥料的生产成本比普通肥料高多了,如今只应用在园艺、高价值经济作物的种植上,在主粮生产过程中应用的比较少!”

  不管是给肥料颗粒包膜也好,还是改变化学成分,生产过程都比传统肥料更复杂,如此以来成本自然就高了,小麦、水稻、玉米等主粮种植面积非常大,要是都用价格更高的缓释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