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六章,老八路、和云兰(求订阅)_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之,他要搞的这些东西,最好是披个马甲,不要让人那么容易发现股东身份的公司。

  要不然,等公司规模大了起来,很容易被人收割。

  虽然他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去摆平这些事儿,但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一切隐患都消灭于萌芽状态。

  伍智恒听完周济民的话,震惊的同时,更加好奇了:这小小的芯片,到底能干嘛呢?

  具体可以干嘛的事儿,周济民并没有透露出来。

  反正能猜到就猜,猜不到就算了。

  离开六二小镇,回到绿洲小城之后,周济民便进入到了疯狂的科研实验当中。

  闭关!

  在他闭关的时候,绿洲小城又开始新一轮的火箭发射了。

  最近这段时间,曾庆丰很是意气风发。

  由于研究人员的增加,卫星团队首次在科研人数上超越了飞行器研究团队。

  达到了骇人听闻的两万人。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纯粹的科研人员啊,而不是没有科研能力的打杂人员。

  如果算上实验室里的打杂人员,也就是那些考研之后的研究生在读,还有还没博士毕业的研究生,人数就还要再翻两番。

  当然了,卫星研究团队内还有不少是通讯设备研究团队的科研人员。

  所以,如果减掉这部分人,卫星研究团队也只是勉强跟飞行器研究所旗鼓相当。

  福克斯和陆云两人看着隔壁两个研究所,业绩蒸蒸日上,研究人员也是一直在暴涨。

  却依然非常澹定。

  因为他们得到过周济民的保证,不出五年,通讯设备研究所才是未来人数最多的研究所。

  周济民这句话是不假的,毕竟通讯设备所需要的人才最多,但质量可以适当降低一些。

  相反,飞行器和卫星这两个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质量要高一大截。

  三个研发团队,其实相辅相成的,互相都会有合作的。

  六月刚过,卫星团队这边又连着发射了两枚卫星到太空当中,并且都是成功发射。

  这发射频率之高,也是非常罕见的。

  主打的就是一个字:有钱!

  没错,有周济民在背后支持,很多资源都可以搞来,支持卫星发射,不过是小意思罢了。

  何况,天上卫星多了,对于周济民布局中的几大商业帝国版图,都是有极大帮助的。

  商用的卫星通讯设备,可以不用急着推出去市场,毕竟这样会一定程度上,降维打击。

  那些富豪有了这些卫星电话,谁特么还会使用普通手机啊?

  因此,周济民没道理不去割这些富豪的韭菜,而过早把好产品丢出去市场,那不符合市场规律。

  七月尹始,周济民从书房出来,结束了闭关。

  然后去了一趟南方小岛,带走了仓库里面的衣服、食物等等,他准备去内地的贫困乡下,进行一波空投。

  所谓的空投,自然不是随便的把东西投去农村就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