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2章 挫一挫他的锐气_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你虽然与吾父理念不同,但同为君子的我两,关系也不应该因此而受到影响才是。”

  赵策没说几句话,刘如愚便自己把自己劝服了。

  不过他今天确实不好进门。

  毕竟自己父亲正在反对开海禁,他今日进了赵策家的门,很容易会让人以为赵策与他们是一个阵营的。

  明知道赵策与他们是对立的情况下,刘如愚当然不能进这个门。

  他只能遗憾的说道:“等此事了结,吾再请你吃酒去。”

  赵策笑着拱手,说道:“好。”

  送走刘如愚后,赵策拿着银子进了门。

  苏彩儿见到他回来,想到自己今天早上的孟浪举动,有些害羞的在原地出了一下神。

  然而见到夫君站在门口,正笑着看她,她下意识的便走了过去。

  等到自己回过神来,已经熟练的帮他把身上的厚披风解了下来。

  赵策把手中的银子递了过去。

  “来,银子。”

  苏彩儿捧着这一袋子银子,打开数了数。

  “三十二两,夫君这是从哪来的?”

  赵策解释说:“在门口遇到刘如愚刘大人,他还钱来了。”

  苏彩儿这才想起,刘如愚还欠着他们家的银子呢。

  原本夫君便说了,这银子不还也没事。

  想不到刘如愚还是坚持还了回来。

  苏彩儿好奇道:“刘大人怎么不进来?”

  “我今天做了一些小面包,还想着让他带回去给刘公也一起尝尝。”

  不过,想起那天在刘公家的事情。

  苏彩儿有些犹豫的问道:“夫君,是不是因为刘公还在生气?”

  想到刘大夏的身份,苏彩儿尝试道:“我们要不要上门去和刘公道个歉?”

  赵策拉着她坐下,摇了摇头。

  “暂时不用。”

  “最近京城事情多,如今上门不好。”

  赵策与刘大夏的矛盾,在海禁一事尘埃落定之前,是不可能完全好的。

  而且海禁之事后,刘大夏要是知道自己紧接而来要做的其他事情,恐怕脸色更会难看。

  苏彩儿“嗯”了一声,摸了摸他的胸口。

  “那再等等吧。”

  赵策抓着她的手亲了一口,笑道:“不用担心。”

  此时,刘府内。

  刘如愚回到家,直接到了书房。

  刘大夏今日称病没有上朝,弘治皇帝贴心的派了人来慰问他。

  送走了宫里慰问的人,刘大夏看着下面人送来的信件。

  他年老体衰,看字久了其实便有些勉强。

  见到刘如愚回来,他直接招手,让刘如愚坐在一旁,给他念这些信。

  刘如愚点点头,走过去,熟练的给他一封一封的念着下面人送过来的信和奏折。

  当念到兵部郎中的信件时,刘如愚不禁皱了皱眉。

  “国子监监生联名上奏”

  “这会不会不大好?”

  刘大夏看了他一眼,说道:“国子监监生也都是读书人,皆是我大明未来的栋梁之材,如何会不好?”

  刘如愚没有说话,把这信念完,然后又看向下一封奏折。

  这是一封底下人送来的奏折,要经过刘大夏过目,再送到朝廷去。

  刘如愚打开看了一眼。

  “兹有朝廷勋贵永西伯赵策,贿赂锦衣卫钱宁一事上奏”

  刘如愚越看,眉头皱得越深。

  这奏折的意思是,永西伯到了京城后,利用买房之便,贿赂锦衣卫百户钱宁。

  由于上奏的官员得知他们兵部尚书家与永西伯家有渊源,便写了这一封奏折,看刘公的意思上不上报。

  刘如愚不禁问道:“父亲,这奏折”

  刘大夏轻笑道:“永西伯只是一个年轻人,为父又如何会与他计较?”

  刘如愚放下心来。

  既然不是他父亲授意写的奏折,那估计是其他与赵策有过节的人。

  他正想放到一旁去,刘大夏却说道:“既然奏折已经写了,就送上去吧。”

  刘如愚愣了一下:“父亲,永西伯于儿子有救命之恩。”

  刘大夏看了他一眼:“无关痛痒的弹劾奏折而已,就算送上去,也出不了什么事。”

  “这小子是个可造之材,可惜有点狂妄了。”

  “稍微挫一挫他的锐气也好。”

  作者:哎,昨晚写的番外,被喷麻了。

  今天加更一章,明天三千催更,继续加更吧

  t-t早点把这本写完,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了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