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五六零章 东方航运_香江大亨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取低薪制或雇用第三世界的船员,必会招致海员工会的干预和控告。在这种情况下,船东不得不收缩船队规模。

  从五十年代中期起,希腊、日本的船东迅速崛起,其中最著名的有奥纳西斯、日本三光、日本轮船等。

  但从60年代初起,这些国家的船东又受到劳务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制约,致使竞争力减弱。

  就综合条件讲,香江最有希望成为第三代航运明星,香江的经济增长迅猛,但工薪上涨总要迟两拍——香江独立工会势单力薄,更重要的是,华夏内地和东南亚的来港移民源源不断,成为业主固守低薪制的温床。

  香江的税率为世界最低,这成为船东“逃税”的天堂。董浩芸认为,在香江从事航运业前景无量。

  董浩芸的目标,不再做华夏最大的独立船东,而是做全球最大的。

  早在50年代,董浩芸就殚精竭虑扩充船队。令董浩芸船队惊人膨胀的,是他遇到两次良机。

  六十年代初,漂亮国一次卖给董浩芸十二艘万吨级胜利型货船。条件惊人优惠,总共才卖一百万美元,折合港币六百万元的话,每艘船才五十万港元——等于白送给董浩芸。

  据说漂亮国,都给予当年被扣资产的有关机构或公司变相补偿,对当年的错误做法作出不加声明的更正。

  董浩芸当年两艘胜利轮被扣半年,现在却得到近乎十倍的回报。

  其实,漂亮国再精明不过。这些胜利轮是四十年代初,应国防部运载军队军人的特需而匆忙建造的,设施简陋,能走即可,反正随时都有毁于战火的可能。

  现在,养尊处优的漂亮国船员,根本不愿在如此破陋不堪的船上工作。这些胜利轮的船龄已届二十年,美方正准备淘汰,当废铁处理,现在不如做顺水人情,弥补董浩芸当年之损失。

  董浩芸顺手捡了个热煎堆,喜出望外。董浩芸将这十二艘胜利轮漆上金山梅花标志,编成“香江系列”:香江代表、香江生产、香江出口,等等,加入至欧美的定期航线。

  船务专家董浩芸自然深知这批船的缺陷,耗油率高。

  可那时油价便宜,苏伊士运河封锁后,上涨的运费足以弥补多耗的油料。船上设施简陋,可香江船员,不但对低薪毫无怨言,还特别能吃苦。

  胜利轮的餐室、舱室的内装修及器具,均是美式的,在香江船员看来,已是相当奢侈舒适了。到七十年代才逐步淘汰。

  十年之间赚的盈利,足够买数十艘同等吨位的新船。

  由于董浩芸在世界航运界口碑很好,六十年代末,董浩芸又顺手捡了个热煎堆——西德把一批内燃机双轴客货轮廉价卖给香江金山。

  这批船建于五十年代,一点四万吨级,由于西德海员工薪扶摇直上,西德航运普遍实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德方的条件是:金山购入这批船不能走欧洲航线——以免对西德船商构成威胁。董浩芸信守诺言,将这批船纳入“东方系列”:东方学士、东方艺人等,加入远东太平洋航线。

  董浩芸对航运业的贡献、或许不在于他建了庞大的船队,而是他对航运业开拓性的举措。

  董浩芸是亚洲航运业最先迈进货柜化的先驱。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