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四章出海剿匪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停留地一口气打出六发子弹,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火力。

  并且左轮手枪只有一根枪管,相比三根枪管的三眼短铳,分量会轻很多,从而可以达到便携的目的。

  又过了一会,会议便开完了。

  赵无忌单独留下了杨延虎,袁时中,唐维三人,逐一给他们面授机宜。

  赵无忌先是和唐维单独谈话,主要跟他讲了左轮手枪的原理和构造,又现场画了一张左轮手枪的简单结构图给唐维,吩咐唐维以左轮手枪为研制方向,暂时先放弃三眼短铳。

  唐维走后,赵无忌方才唤进袁时中,两人又是一阵窃窃私语,袁时中之后,方是杨延虎,赵无忌跟他再三叮嘱了很久,杨延虎方才领命离去。

  数日后,钦州港外面的海域上,两艘海沧船,一艘苍山船乘风破浪,结伴而行,三艘战舰均是挂着大明广西水师的旗号,这三艘战舰,从外观看去,两艘是新船,另一艘海沧船是旧船。

  龙江宝船厂新近造出的两艘战舰,海沧船被命名为扬武号,苍山船则被命名为奋武号,至于那艘老船,乃是原广西水师游击将军刘世勋的旗舰振武号。

  海沧船属于中型战舰,而苍山船属于小型战舰。

  但宝船厂对两艘新造的战舰均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和强化,具体表现在体积增大,排水量增加,可容纳更多的水手,战士以及舰炮。

  远远望去,扬武号的体积远远地超出了同为海沧船的振武号,而苍山船奋武号的体积也增加不少,几乎与扬武号相差无几。

  原本是两大带一小,但现在看上去,倒似是扬武号一大带两小一般。

  三艘明军战舰劈开海水,满张风帆,向着远处驶去,赵无忌带着一众将领,站在扬武号的甲板上,望着远方的天边,默默地搜寻着敌舰的踪迹。

  舰船从结构上来看,一般可以分成主船体和上层建筑两部分,或者可以说是分成船体和舰楼。

  后世的舰船,普遍是舰楼在中间,船头和船尾较低,从外观看,整体类似一个倒置的‘丁’字。

  但这个年代的战舰,无论是大明的福船,还是洋人的盖伦船,不算风帆的话,主体结构看上去却像是一个‘凹’字,也像一个中间平坦的元宝,呈现两头稍高,中间低的样子。

  舰船这么设计的原因,乃是因为过于高大的舰桥,行驶的时候非常容易招风,使得在逆风的情况下,整个舰船的操纵非常困难,所以便把舰桥挪到了战舰两头,并且也变得低矮了许多。

  这样的舰船,行驶时可以降低风的阻力,提高船只的操纵性。

  海沧船原本在船体上有两层甲板,但是经过船厂的改进后,多加了一层甲板,如今赵无忌等人便站在最高的第三层甲板上。

  原本这一层甲板上有一处小型木质建筑,作为战舰的指挥所,但是改进之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