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章 第 33 章_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为火烧,这孩子以为温度越高越好,于是就加了多余的东西进去。”顾衍笑着摇摇头,有些无奈的说,“他年纪是那些孩子中最大的,其他孩子拦不住,趁我不在就擅自加硝进去。所以就引起了爆炸。”

  “可先生也没说清楚,那炉中有硫磺或雄黄啊?”那孩子有些不服气的嘟囔着。

  “这么说,你是知道这爆炸如何产生的?”嬴政不满的看着他,明知故犯,罪加一等。要是以后有更危险的事,怎么办?

  “《范子计然》有云,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则焰起,烧手面及火尽屋舍。”(1)少年认真的说,“我本以为如此温度,定可解先生之忧。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是我之过。”说完向顾衍行大礼,表示歉意。

  这是火/药的描述,本来顾衍高高兴的拉着嬴政来看,还想着让他认识到这种东西的威力。没想到竟然在范蠡的书早有记述。此时也冷静下来,对少年说,“也有我之过,你不知那是使排除煤炭中硫的方法,再加硝石进去自然是会爆炸的。”

  “不不,是苍之错。”少年连忙低头再拜,不接受顾衍的道歉。

  两人几乎同时摆起周礼的架子,互相行礼。

  “所以说,先生是想告诉我这种爆炸是可以控制的?”在两人互相道歉的当口,嬴政低声打断了面前没完没了的周礼仪式。

  “嗯。”顾衍点点头,“我记得东方诸国有很多城池经年累月的加固,已然非常的厚实,常理难以攻克。”比如大梁城。

  “早年先生还不愿与我说军械,如见倒是也为之心急?”嬴政笑着接过火药没有烧灼干净的残渣,放在手里碾碎仔细分辨。这就是书中所言的‘化学反应’?脑海里回想着硫磺、硝石之类的东西原本的模样,嬴政点点头决定自己好像理解了些。

  “你是哪国人?”顾衍先是问了一下偷偷旁听的名叫苍的孩子的国籍,确定是如今的阳武人然后点点头,才对嬴政说,“闻道是,国之兴亡百姓皆苦,既然战事不可避免,我想着不如更快的结束,于国于家都有利。”在后世,火/药的发明和应用使得战争的伤亡率剧增,但如今的技术不行,就是真的使用在战场上恐怕也只是用来炸城门。

  至少水淹大梁的事情没必要再出现了。

  嬴政摇摇头,拍拍手将火/药的残渣弄掉,然后笑着着让顾衍打发了那少年后才说,“先生少读兵书,又无参战经验,不知战事也是常理。”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这火/药的确是好物,不过将军们恐怕不会赞同将其用在军事上。”

  “如今征战,不为逞一时之威,乃是万代功业。所以多为攻城之战。”嬴政说着,“古来战事,攻城最难,先生不知。”

  顾衍点点头,他确实对战争不太熟悉。兵书看了些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